大寮日記2

4月26日星期日早上依約來到福慧家園大寮,只見義工們忙著低頭切菜,切菜聲此起彼落,見我到來,每個人仍忙碌著,黛琪師姐正好切完手邊的菜,放下菜刀跟我說,她得先離開,要準備上班去,她以前在這裡做了幾年的義工,並告訴我先等等,今天要做沙拉,有鳳梨、蘋果要切。
然後我就在那裡耐心等,心裡想,今天參加共修的人一定很多,所以大家顯得很忙,爭取時間。
不久,奎蘭師姐推車載著豆腐進來,並準備裝盛的大盆子,主廚洪師兄拿菜刀做示範,板豆腐一大塊分成幾小塊,然後他又去忙了,不必多話,照做就是。
看別人俐落的身手,一到自己手裡,全變了樣,對切總會斜斜的,切不公平,下刀處會長毛,若太求工整漂亮,恐怕切幾個小時都切不完,當下決定放下完美主義的心態,快速切完。
三個人分工合作,趕在我十點前離開完成,我只是利用空檔一小時來做。
這天學到的就是切豆腐塊,同時感受到不管有多少人過堂,在大寮裡,最悅耳的聲音就是切菜聲,還有點像敲木魚呢!
忙中心不亂,有點禪味!

大寮日記1

由於採訪福慧家園大寮義工,剛開始覺得陌生,對大寮的作務沒有信心,寫來有些生疏,之前在別的道場,由於沒力氣抬不動湯,被嚇到了,當時八十多歲的老菩薩看我不到四十歲,找我一起抬,我雙手無力,支持一下子,撐不住,半途打翻了湯,心裡留下陰影,從此不敢承擔大寮的工作,怕礙手礙腳。
沒想到這次的因緣,寫完第一篇採訪稿,和師父聊,覺得不熟悉,有點狀況外。師父提議:何不來大寮看看?
就這樣,我去了三次,每次都很多人,第三次師父說要不要幫忙?我說好!然後在工作中,和他們成為好朋友。
第三次採訪時,聊開了,覺得更能寫出好內容。
而我學到牛蒡的削法,原來削薄是有方法的。
真是意外的收穫!
不過,我的動作慢,一個小時才削三支牛蒡,但沒人催我。
在大寮,每個人都氣定神閒,就算再多的菜,還是有辦法完成。
的確!在大寮作務,心頗安定,就是專注一心,心手並用,沒有雜念,找到最好的角度和力道,如同做手工藝術。
感謝這因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