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的方法千萬年

農務可以很快樂,又不辛苦,早晚抽個空,澆澆水,看著蔬菜一天一天長大,方法老祖宗已經耕作千萬年了,半農作家吳睿保這麼說,"我只是順其自然種田而已,這是我種的玉米,是否長得很健康,每粒都飽滿,吃起來安全放心又滿足,您也可以做得到哦!
來吧!朋友們!一起來種田吧!"


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

自耕自食農禪生活








佛教高僧百丈禪師曾立下叢林規矩:"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."
雖然我身在紅塵,卻有出塵之心,十幾年前,遭逢一無所有的打擊才知生命最可貴的,不在於物質的滿足,而是心靈的富足.
原來我這一生中,有個非常重要的事要做,就是走創作出版的路,儘管物質缺乏,卻改變不了我的初衷.
這裡沒有熱鬧喧嘩,是一顆顆快樂自在的心靈朋友,互相打氣鼓勵,過得心安理得.
許多人都勸我們把農作物拿來賣,比較容易獲利,勝過賣書
可是我想每個人都在種菜給人吃,卻沒有機會教人種菜,這是很可惜的事.
常有人問我:為什麼如此堅持自耕自食?
我說許多的疾病來自文明病,而勞動是最好預防疾病的方法
從農作物種植到成長,到烹飪,到端上餐桌,處處充滿生活中的禪意.
如今商業化,雖然帶來便利,我們的生活卻少了農耕時代,透過農事 家事,在生活中,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,以及擁有那份自在感恩知足的心,所以堅持創作出版,就是希望鼓勵大眾,重回大地的懷抱,在日常生活中,喚回一顆顆清淨自在的心.
所以,我還是堅持種菜送朋友,賣書過生活,再透過賣書,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共同達成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,推動食農教育的初衷

台灣雲端書庫吳睿保

半農作家吳睿保全部的書已經在遠流台灣雲端書庫,歡迎免費借閱,謝謝!

連結如下:

http://lib.ebookservice.tw/nt/#publisher/489 台灣雲端書庫@新北市
http://lib.ebookservice.tw/tp/#publisher/489 台灣雲端書庫@臺北市立圖書館
http://lib.ebookservice.tw/cy/#publisher/489 台灣雲端書庫@嘉義市

發文寫書只是有福同享

不是想改變什麼,只是覺得這麼好的蔬果,每個人都應該得到,所以半農作家吳睿保發文寫書來告訴您們,真的很簡單,您可以吃到您想要的好蔬果,分享給您是他願意做的。
來吧!來一起種田吧!

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

自耕自食好耶

半農作家吳睿保一直都知道要推廣自耕自食這條路,是很不容易的,畢竟人們對農業的概念,務農太辛苦了,想都別想,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,而我正在努力,反作用力地改變好的訊息給您們知道。

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

12月10日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開始募資,請大力宣傳贊助


好友們!我非常需要您們的大力宣傳贊助,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訊息,謝謝您的參與。

1210日我開始http://www.flyingv.cc/project/9215
募資平台募集《共生農業森林耕種》系列第一冊《共生農業開講》《屏東的小湯姆》系列第一冊《過冬青蛙的印刷經費,透過書籍傳達理念,徵求五位高雄地區教師夥伴,一起租田種菜,建立成功模式,推動食農教育。

當我《共生農業森林耕種》系列第一冊《共生農業開講》完稿送印時,我非常強烈感到自己準備好了。

十多年來,摸索著前行,原本家人好友一起合作,打算經營事業,在有機農業、食療養生這區塊,有一番作為。
但談何容易,資金、理念都是難題,眼見金錢在消耗,卻不見收入,而我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?
漸漸種種因素,家人好友各有打算,於是留下我和先生兩人,依然堅持至今,是什麼樣的信心,不畏難艱呢?
說穿了,就是先生農家子弟的使命,還有嫁給農家子弟的我,沒有逃避的藉口。
一場大病,回歸田園,親身接觸農業現況,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問題,而許多人也來參與其中各自在不同的區塊努力著。

由於不斷地挫折失敗,逐漸讓我走向經營者的角色,因為只有自己才能作主,每個人的背景不同,所作所為亦不同,還有各種因緣聚合,然後我們就這樣走上出版創作,以推廣食農教育這條路,現在廣邀志同道合者,共同達成三個十年救地球—森林台灣響徹全球的理想。

博毓學園共生農業食農教育



博毓學園共生農業食農教育開跑了,歡迎洽購共生農業開講一書,請至博毓學園網站,瞭解詳情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