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(待續)

前幾年,看了一部影片,片名是什麼,不記得了,故事大概是說愛爾蘭的一位小男孩喜歡跳舞,他的父兄都在英國人所經營的工廠上班,正好遇到工人集體罷工,要求合理的待遇,於是他的父兄也一起參與,尤其他的哥哥更是其中的領袖,甚至因此被捕。
後來他的父親看見這個小男孩喜歡跳舞,又覺得這樣的抗爭,讓家庭經濟陷入更大的危機,於是他決定脫離罷工的行列,回到工廠上班,好好栽培孩子,過正常的生活。
故事到最後,這個小男孩獲得英國學校的入學申請,學習他最熱愛的舞蹈,成為一位優秀的舞者。
剛看完這部影片之後,其實我沒有多大的感觸,但隨著台灣經濟貧富不均越來越嚴重,工時增加,所得減少後,我對這部影片所傳達的故事,開始有了感覺。
我今天為什麼說起這個故事,是因為我看著外子每日上班時間很長,早早出門,回到家已經很晚,該準備就寢了,連看報紙讀書的時間都沒有,而且沒有休假日,薪水卻不多,扣去平日所需的消費,所剩有限,如果不是自家種些菜,花費更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