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務可以很快樂,又不辛苦,早晚抽個空,澆澆水,看著蔬菜一天一天長大,方法老祖宗已經耕作千萬年了,半農作家吳睿保這麼說,"我只是順其自然種田而已,這是我種的玉米,是否長得很健康,每粒都飽滿,吃起來安全放心又滿足,您也可以做得到哦!
來吧!朋友們!一起來種田吧!"
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
自耕自食農禪生活
佛教高僧百丈禪師曾立下叢林規矩:"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."
雖然我身在紅塵,卻有出塵之心,十幾年前,遭逢一無所有的打擊才知生命最可貴的,不在於物質的滿足,而是心靈的富足.
原來我這一生中,有個非常重要的事要做,就是走創作出版的路,儘管物質缺乏,卻改變不了我的初衷.
這裡沒有熱鬧喧嘩,是一顆顆快樂自在的心靈朋友,互相打氣鼓勵,過得心安理得.
許多人都勸我們把農作物拿來賣,比較容易獲利,勝過賣書
可是我想每個人都在種菜給人吃,卻沒有機會教人種菜,這是很可惜的事.
常有人問我:為什麼如此堅持自耕自食?
我說許多的疾病來自文明病,而勞動是最好預防疾病的方法
從農作物種植到成長,到烹飪,到端上餐桌,處處充滿生活中的禪意.
如今商業化,雖然帶來便利,我們的生活卻少了農耕時代,透過農事 家事,在生活中,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,以及擁有那份自在感恩知足的心,所以堅持創作出版,就是希望鼓勵大眾,重回大地的懷抱,在日常生活中,喚回一顆顆清淨自在的心.
所以,我還是堅持種菜送朋友,賣書過生活,再透過賣書,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共同達成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,推動食農教育的初衷
發文寫書只是有福同享
不是想改變什麼,只是覺得這麼好的蔬果,每個人都應該得到,所以半農作家吳睿保發文寫書來告訴您們,真的很簡單,您可以吃到您想要的好蔬果,分享給您是他願意做的。
來吧!來一起種田吧!
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
來吧!來一起種田吧!
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
自耕自食好耶
半農作家吳睿保一直都知道要推廣自耕自食這條路,是很不容易的,畢竟人們對農業的概念,務農太辛苦了,想都別想,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,而我正在努力,反作用力地改變好的訊息給您們知道。
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
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
12月10日三個十年救地球-森林台灣響徹全球開始募資,請大力宣傳贊助
好友們!我非常需要您們的大力宣傳贊助,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訊息,謝謝您的參與。
12月10日我開始在http://www.flyingv.cc/project/9215
募資平台募集《共生農業森林耕種》系列第一冊《共生農業開講》,及《屏東的小湯姆》系列第一冊《過冬青蛙》的印刷經費,透過書籍傳達理念,徵求五位高雄地區教師夥伴,一起租田種菜,建立成功模式,推動食農教育。
當我《共生農業森林耕種》系列第一冊《共生農業開講》完稿送印時,我非常強烈感到自己準備好了。
十多年來,摸索著前行,原本家人好友一起合作,打算經營事業,在有機農業、食療養生這區塊,有一番作為。
但談何容易,資金、理念都是難題,眼見金錢在消耗,卻不見收入,而我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?
漸漸種種因素,家人好友各有打算,於是留下我和先生兩人,依然堅持至今,是什麼樣的信心,不畏難艱呢?
說穿了,就是先生農家子弟的使命,還有嫁給農家子弟的我,沒有逃避的藉口。
一場大病,回歸田園,親身接觸農業現況,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問題,而許多人也來參與其中,各自在不同的區塊努力著。
由於不斷地挫折失敗,逐漸讓我走向經營者的角色,因為只有自己才能作主,每個人的背景不同,所作所為亦不同,還有各種因緣聚合,然後我們就這樣走上出版創作,以推廣食農教育這條路,現在廣邀志同道合者,共同達成三個十年救地球—森林台灣響徹全球的理想。
大寮日記4
今天有事耽擱,到大寮時,比較晚,做不到一小時,不過我離開時,菜都切好,也算幫上忙。
來大寮幾次,手腳變快,刀工也熟練多。
或許是在道場雜念少,身心自在,做起事來,快樂多了。
不管認識不認識的師兄姊,就是互助,所以很歡喜。
由於前幾天太忙,太累,又熱,睡不好,精神較差,但我用念佛號安定身心,馬上就進入狀況,覺得有因緣到大寮做義工,真的很難得。
不過下週要去支援其他地方,得等月底再來大寮了。
過堂時,遇見興田里的義工來支援,我的鄰居幫我添滿滿的米粉,真的好窩心。
福慧家園這裡就像個家,時時被感動。
來大寮幾次,手腳變快,刀工也熟練多。
或許是在道場雜念少,身心自在,做起事來,快樂多了。
不管認識不認識的師兄姊,就是互助,所以很歡喜。
由於前幾天太忙,太累,又熱,睡不好,精神較差,但我用念佛號安定身心,馬上就進入狀況,覺得有因緣到大寮做義工,真的很難得。
不過下週要去支援其他地方,得等月底再來大寮了。
過堂時,遇見興田里的義工來支援,我的鄰居幫我添滿滿的米粉,真的好窩心。
福慧家園這裡就像個家,時時被感動。
大寮日記3
這是第三次到大寮做義工,見大家都忙著洗菜、切菜,我主動問洗菜的師姐,有什麼可以做的?師姐說,去幫忙切菜吧!
幸好師兄問我是不是在找事做?我說,是!他便請我切苦瓜。
看別人切菜快又俐落,難免有點不安,但很快地,就調整心態,雖然切不快,至少多一個人,也多少有幫助吧!別人沒嫌棄我,就安心切菜吧!
就這樣,一個小時內,切苦瓜和芹菜,很開心。
我覺得每次來,把握一小時做義工,接著聽經聞法,感覺身心安定許多。
現在的菜刀很輕,切菜比較輕鬆,不像以前拿菜刀,手很酸,切完菜,全身也酸痛。
上週在家不小心弄傷手,擔心做不了事,幸虧手好得快。
心的力量很大,我覺得到大寮後,變得穩定許多。
做事可以止息妄念,讓人更加專注,參加共修會更能專心,所以教孩子做家事,對孩子的學習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。
記得考大學前一晚,還在幫媽媽顧店,招呼客人,鄰居的媽媽很訝異,她的孩子同樣要考大學,做媽媽的她什麼都幫他料理好一切,結果壓力大,失常了,他的程度比我好,卻考得比我差,很意外。
其實幫媽媽顧店,是減緩壓力,一直猛k書,反而容易煩躁。
感謝師父不嫌棄我笨手笨腳,給我機會做,還願意成就我去聽法,給我方便,真好!
真的!今生得遇善知識,是我的福氣啊!我更要回饋,報四種恩。
幸好師兄問我是不是在找事做?我說,是!他便請我切苦瓜。
看別人切菜快又俐落,難免有點不安,但很快地,就調整心態,雖然切不快,至少多一個人,也多少有幫助吧!別人沒嫌棄我,就安心切菜吧!
就這樣,一個小時內,切苦瓜和芹菜,很開心。
我覺得每次來,把握一小時做義工,接著聽經聞法,感覺身心安定許多。
現在的菜刀很輕,切菜比較輕鬆,不像以前拿菜刀,手很酸,切完菜,全身也酸痛。
上週在家不小心弄傷手,擔心做不了事,幸虧手好得快。
心的力量很大,我覺得到大寮後,變得穩定許多。
做事可以止息妄念,讓人更加專注,參加共修會更能專心,所以教孩子做家事,對孩子的學習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。
記得考大學前一晚,還在幫媽媽顧店,招呼客人,鄰居的媽媽很訝異,她的孩子同樣要考大學,做媽媽的她什麼都幫他料理好一切,結果壓力大,失常了,他的程度比我好,卻考得比我差,很意外。
其實幫媽媽顧店,是減緩壓力,一直猛k書,反而容易煩躁。
感謝師父不嫌棄我笨手笨腳,給我機會做,還願意成就我去聽法,給我方便,真好!
真的!今生得遇善知識,是我的福氣啊!我更要回饋,報四種恩。
大寮日記2
4月26日星期日早上依約來到福慧家園大寮,只見義工們忙著低頭切菜,切菜聲此起彼落,見我到來,每個人仍忙碌著,黛琪師姐正好切完手邊的菜,放下菜刀跟我說,她得先離開,要準備上班去,她以前在這裡做了幾年的義工,並告訴我先等等,今天要做沙拉,有鳳梨、蘋果要切。
然後我就在那裡耐心等,心裡想,今天參加共修的人一定很多,所以大家顯得很忙,爭取時間。
不久,奎蘭師姐推車載著豆腐進來,並準備裝盛的大盆子,主廚洪師兄拿菜刀做示範,板豆腐一大塊分成幾小塊,然後他又去忙了,不必多話,照做就是。
看別人俐落的身手,一到自己手裡,全變了樣,對切總會斜斜的,切不公平,下刀處會長毛,若太求工整漂亮,恐怕切幾個小時都切不完,當下決定放下完美主義的心態,快速切完。
三個人分工合作,趕在我十點前離開完成,我只是利用空檔一小時來做。
這天學到的就是切豆腐塊,同時感受到不管有多少人過堂,在大寮裡,最悅耳的聲音就是切菜聲,還有點像敲木魚呢!
忙中心不亂,有點禪味!
然後我就在那裡耐心等,心裡想,今天參加共修的人一定很多,所以大家顯得很忙,爭取時間。
不久,奎蘭師姐推車載著豆腐進來,並準備裝盛的大盆子,主廚洪師兄拿菜刀做示範,板豆腐一大塊分成幾小塊,然後他又去忙了,不必多話,照做就是。
看別人俐落的身手,一到自己手裡,全變了樣,對切總會斜斜的,切不公平,下刀處會長毛,若太求工整漂亮,恐怕切幾個小時都切不完,當下決定放下完美主義的心態,快速切完。
三個人分工合作,趕在我十點前離開完成,我只是利用空檔一小時來做。
這天學到的就是切豆腐塊,同時感受到不管有多少人過堂,在大寮裡,最悅耳的聲音就是切菜聲,還有點像敲木魚呢!
忙中心不亂,有點禪味!
大寮日記1
由於採訪福慧家園大寮義工,剛開始覺得陌生,對大寮的作務沒有信心,寫來有些生疏,之前在別的道場,由於沒力氣抬不動湯,被嚇到了,當時八十多歲的老菩薩看我不到四十歲,找我一起抬,我雙手無力,支持一下子,撐不住,半途打翻了湯,心裡留下陰影,從此不敢承擔大寮的工作,怕礙手礙腳。
沒想到這次的因緣,寫完第一篇採訪稿,和師父聊,覺得不熟悉,有點狀況外。師父提議:何不來大寮看看?
就這樣,我去了三次,每次都很多人,第三次師父說要不要幫忙?我說好!然後在工作中,和他們成為好朋友。
第三次採訪時,聊開了,覺得更能寫出好內容。
而我學到牛蒡的削法,原來削薄是有方法的。
真是意外的收穫!
不過,我的動作慢,一個小時才削三支牛蒡,但沒人催我。
在大寮,每個人都氣定神閒,就算再多的菜,還是有辦法完成。
的確!在大寮作務,心頗安定,就是專注一心,心手並用,沒有雜念,找到最好的角度和力道,如同做手工藝術。
感謝這因緣!
沒想到這次的因緣,寫完第一篇採訪稿,和師父聊,覺得不熟悉,有點狀況外。師父提議:何不來大寮看看?
就這樣,我去了三次,每次都很多人,第三次師父說要不要幫忙?我說好!然後在工作中,和他們成為好朋友。
第三次採訪時,聊開了,覺得更能寫出好內容。
而我學到牛蒡的削法,原來削薄是有方法的。
真是意外的收穫!
不過,我的動作慢,一個小時才削三支牛蒡,但沒人催我。
在大寮,每個人都氣定神閒,就算再多的菜,還是有辦法完成。
的確!在大寮作務,心頗安定,就是專注一心,心手並用,沒有雜念,找到最好的角度和力道,如同做手工藝術。
感謝這因緣!
破我執
我不是一個從佛學理論入手的人,我是在生活中遇到問題,在佛法裡尋找答案的人,所以我在訴說自己人生遭遇時,不免帶入佛學名相,但未曾說清楚,只是想引導有困惑的人,也能試著從唯識學找尋出路。
我認為唯識學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,可惜佛學名相搞得難以理解,而常常覺得那是修行人的事。
我想從自身的體悟,用簡單的方式來說說,唯識學到底幫助我什麼?
我曾經因為在心理協談中心,學習內觀,將自己內心的思維看得很清楚,但清楚並未能給我帶來我平靜,我反而更加混亂。
十幾年後,當我從唯識學,了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對境產生的種種分別意識,使我們形成既定的觀念,型塑一個以為的我,而這個我一直以來,認為是不可能改變的,而關鍵在於第七意識的我執,這我執是累刼積習而成的,非意識所能主宰,必須藉由念佛、拜懺、誦經、朝山等,尤以打佛七,一聲聲佛號來止住妄念,找到清淨的本性。
第八意識是種子識,遇境才會顯發,所以我們要不斷熏習清淨的種子,不讓染污的種子成長茁壯。
我所說的,這只是意識所能理解說明的部分。
真正重要的是,每天的定課和不間斷地修持,找回我們的清淨心,所以看清這一點,就會覺得修行是累刼累世,不容懈怠的事。
而我們的所作所為,都要好好思量,讓自己往清淨的道路走,錯了,就懺悔消業,如此一來,時日一久,清淨的自性愈加顯發,從內而外,一切都不造作,這就是唯識學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。
所以內觀是不夠的,僅止於心意識的分別作用而已,一旦業力現前,心隨境轉,只有打破第七意識的我執,讓清淨自性顯發,而打佛七就是最好的方法。
這就是為什麼做善事是不夠的,有時加大我執,唯有除去這個我,做善事時,才能不染污,得到真正的身心清淨自在。
解行並重,在佛門裡是非常重要的,往往我們只是跟著做,不知所以。
以上是我個人的體悟,尚在修行中,我試著找到一篇滿紀法師的唯識學論文「唯識繫於人間之基本向度」,可以參考看看,相信更能指引一條明確的道路。
親近善知識,好好把握此生難得的學佛因緣,聽經聞法,讓我們在修行道上,知所遵循。
我認為唯識學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,可惜佛學名相搞得難以理解,而常常覺得那是修行人的事。
我想從自身的體悟,用簡單的方式來說說,唯識學到底幫助我什麼?
我曾經因為在心理協談中心,學習內觀,將自己內心的思維看得很清楚,但清楚並未能給我帶來我平靜,我反而更加混亂。
十幾年後,當我從唯識學,了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對境產生的種種分別意識,使我們形成既定的觀念,型塑一個以為的我,而這個我一直以來,認為是不可能改變的,而關鍵在於第七意識的我執,這我執是累刼積習而成的,非意識所能主宰,必須藉由念佛、拜懺、誦經、朝山等,尤以打佛七,一聲聲佛號來止住妄念,找到清淨的本性。
第八意識是種子識,遇境才會顯發,所以我們要不斷熏習清淨的種子,不讓染污的種子成長茁壯。
我所說的,這只是意識所能理解說明的部分。
真正重要的是,每天的定課和不間斷地修持,找回我們的清淨心,所以看清這一點,就會覺得修行是累刼累世,不容懈怠的事。
而我們的所作所為,都要好好思量,讓自己往清淨的道路走,錯了,就懺悔消業,如此一來,時日一久,清淨的自性愈加顯發,從內而外,一切都不造作,這就是唯識學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。
所以內觀是不夠的,僅止於心意識的分別作用而已,一旦業力現前,心隨境轉,只有打破第七意識的我執,讓清淨自性顯發,而打佛七就是最好的方法。
這就是為什麼做善事是不夠的,有時加大我執,唯有除去這個我,做善事時,才能不染污,得到真正的身心清淨自在。
解行並重,在佛門裡是非常重要的,往往我們只是跟著做,不知所以。
以上是我個人的體悟,尚在修行中,我試著找到一篇滿紀法師的唯識學論文「唯識繫於人間之基本向度」,可以參考看看,相信更能指引一條明確的道路。
親近善知識,好好把握此生難得的學佛因緣,聽經聞法,讓我們在修行道上,知所遵循。
我上《星雲禪話》佛學課心得
佛光山福慧家園這一季下午的佛學班「星雲禪話」,由慧靜法師講授,轉眼三個月結束了。
一開始師父就要求我們買下十本一套,新版的《星雲禪話》,每堂課前,先閱讀。
師父的意思是,這套書值得收藏,今年看,和過幾年看,心境上會不同,個人的體悟隨著學佛的深淺,會有改變,可以加些眉批。
如果沒有改變,就表示自己沒有進步。
我照師父的意思做,後面幾本看完了,有幾則我還記得在《人間福報》看過,如今看了,果然不同。
如<女子出定>那篇,當初以為是罔明菩薩比較厲害,現在才知道無明的可怕。想想自己對佛法的錯解,真可笑。
透過閱讀,確實給我帶來幫助,我的心境更加開闊。
禪,不是什麼玄妙的神通,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功課。
一個真正有修有證的人,是行住坐臥中,都能用功。
看似稀鬆平常,平凡無奇的事,越不容易做啊!
每每有人跟我談到佛教,總是圍繞著神通,我總會善意地暗示學佛的平實,一切都在生活中,如果對方執著神通,我便不再多談。
一開始師父就要求我們買下十本一套,新版的《星雲禪話》,每堂課前,先閱讀。
師父的意思是,這套書值得收藏,今年看,和過幾年看,心境上會不同,個人的體悟隨著學佛的深淺,會有改變,可以加些眉批。
如果沒有改變,就表示自己沒有進步。
我照師父的意思做,後面幾本看完了,有幾則我還記得在《人間福報》看過,如今看了,果然不同。
如<女子出定>那篇,當初以為是罔明菩薩比較厲害,現在才知道無明的可怕。想想自己對佛法的錯解,真可笑。
透過閱讀,確實給我帶來幫助,我的心境更加開闊。
禪,不是什麼玄妙的神通,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功課。
一個真正有修有證的人,是行住坐臥中,都能用功。
看似稀鬆平常,平凡無奇的事,越不容易做啊!
每每有人跟我談到佛教,總是圍繞著神通,我總會善意地暗示學佛的平實,一切都在生活中,如果對方執著神通,我便不再多談。
念佛
年輕時,看到媽媽天天早晚課拜不停,覺得人生中,還有好多事可以做呀!幹嘛把時光都消耗在一聲聲的佛號中?
如今半百了,發覺就算想做事,卻不見得有事可以做,第一是體力不行,第二是能力不足,而身心受到外在的干擾太大,心經常靜不下來,這時候,發覺最好的事,就是念佛。
一向被視為知識份子的我,如今卻勸人多念佛,事實上,世間許多的事,到了這把年紀,不再是想怎樣就怎樣了,而念佛可以讓自己至少內心活得安定。
回想小時候,遇到狀況不知不覺間,就是一聲聲的佛號,感覺佛菩薩就是跟自己很親近,不喜歡去廟裡,陰森森的,覺得寺院明亮,佛菩薩就是那麼慈悲啊!
當參加打佛七,打掉第七意識我執,一聲聲的念佛接續著,絲毫容不下我的妄念,念佛後的清淨,讓我感到身心輕安,所以妄念變多,就開始念佛,現在只是專注念佛和聽經聞法,希望透過佛法的正知正見,帶領自己正念。
尤其我的理想至今未能實現,一聲聲的佛號,也讓我的心不會慌亂,或許因緣還沒到吧!只要自己隨時準備好,相信終有一天,機會就能來到。
如今半百了,發覺就算想做事,卻不見得有事可以做,第一是體力不行,第二是能力不足,而身心受到外在的干擾太大,心經常靜不下來,這時候,發覺最好的事,就是念佛。
一向被視為知識份子的我,如今卻勸人多念佛,事實上,世間許多的事,到了這把年紀,不再是想怎樣就怎樣了,而念佛可以讓自己至少內心活得安定。
回想小時候,遇到狀況不知不覺間,就是一聲聲的佛號,感覺佛菩薩就是跟自己很親近,不喜歡去廟裡,陰森森的,覺得寺院明亮,佛菩薩就是那麼慈悲啊!
當參加打佛七,打掉第七意識我執,一聲聲的念佛接續著,絲毫容不下我的妄念,念佛後的清淨,讓我感到身心輕安,所以妄念變多,就開始念佛,現在只是專注念佛和聽經聞法,希望透過佛法的正知正見,帶領自己正念。
尤其我的理想至今未能實現,一聲聲的佛號,也讓我的心不會慌亂,或許因緣還沒到吧!只要自己隨時準備好,相信終有一天,機會就能來到。
希望(待續)
有的人沒錢,是因為能給,星雲大師說,錢用了,才是自己的。
有時候,是有機會爭取的,但我都是選擇放棄,因為我不喜歡爭執,我只有選擇讓步,不過我相信,如果是該自己的,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身邊的,強求的結果,是無意義的,而且也是造成別人的困擾。
最重要的是,為自己造福,所以當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,不是去想怎樣去拿,而是怎樣去給,這樣人生的路就會一步步走出來了。
或許您會說沒有的時候怎麼給?那就看看身邊是否有人需要幫忙,先幫別人就會發現路可能就在那裡了。當然這種煎熬是很苦的,要幫別人,而自己又一無所有的時候,不過幫別人也就幫自己了,就是互助的意思。就是你有的,他沒有,他需要你,那你同時也可以過日子了。
總之,人生沒有錢,還可以賺,但不能沒有希望,沒有希望就找不到出路,就算家財萬貫,還是夢幻一場。只要有希望,就有無比的信心,無比的勇氣,就算再艱辛,最後都能克服萬難,至少我是這樣走過來的。
如今,我在部落格寫作,投稿,幫外子做文字編輯,出版電子書,就等存夠錢,再來出紙本書,成立出版社,外子還有很多共生農業的理念要推廣,要跟很多人做朋友,共同來改變這個社會,一點一滴,所以希望無窮啊!
這樣的人生,又豈是我所能預料的呢!
有時候,是有機會爭取的,但我都是選擇放棄,因為我不喜歡爭執,我只有選擇讓步,不過我相信,如果是該自己的,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身邊的,強求的結果,是無意義的,而且也是造成別人的困擾。
最重要的是,為自己造福,所以當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,不是去想怎樣去拿,而是怎樣去給,這樣人生的路就會一步步走出來了。
或許您會說沒有的時候怎麼給?那就看看身邊是否有人需要幫忙,先幫別人就會發現路可能就在那裡了。當然這種煎熬是很苦的,要幫別人,而自己又一無所有的時候,不過幫別人也就幫自己了,就是互助的意思。就是你有的,他沒有,他需要你,那你同時也可以過日子了。
總之,人生沒有錢,還可以賺,但不能沒有希望,沒有希望就找不到出路,就算家財萬貫,還是夢幻一場。只要有希望,就有無比的信心,無比的勇氣,就算再艱辛,最後都能克服萬難,至少我是這樣走過來的。
如今,我在部落格寫作,投稿,幫外子做文字編輯,出版電子書,就等存夠錢,再來出紙本書,成立出版社,外子還有很多共生農業的理念要推廣,要跟很多人做朋友,共同來改變這個社會,一點一滴,所以希望無窮啊!
這樣的人生,又豈是我所能預料的呢!
希望(待續)
再回頭看那影片中的那個父親,在小男孩身上看見了希望,而您是否也看見了希望,因為希望,放棄無謂的抗爭,在這裡,鬥爭的結果是兩敗俱傷,最後得到的是什麼?
雖然我遭受過很大的經濟危機,也曾對政府、對社會充滿不諒解,覺得這個世間怎麼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,可是佛教講因緣,前世因今世果,我會得如此的果報,必有其背後的原因,但至少我還有得吃,日子都能過,身邊不乏貴人,我想這就很感恩了。
更重要的是,要回饋社會,為這個世界做點事,做那個能夠付出的人。不見得有錢的人,才能付出,我發覺愈是在艱困中生活的人,更有給的能量,很奇怪吧!
其實一點都不奇怪。
記得當年我考上正式教師那年,我把存下來的錢都給了母親,因為我告訴她,我有工作就有錢,這些錢給家裡活用,結果學校審查資格等到十月才有薪水,那時我很天真,沒有錢還是很快樂,我先向學校借,等薪水下來才還,這件事我沒有讓母親知道擔心。
訂閱:
意見 (Atom)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