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是一個從佛學理論入手的人,我是在生活中遇到問題,在佛法裡尋找答案的人,所以我在訴說自己人生遭遇時,不免帶入佛學名相,但未曾說清楚,只是想引導有困惑的人,也能試著從唯識學找尋出路。
我認為唯識學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,可惜佛學名相搞得難以理解,而常常覺得那是修行人的事。
我想從自身的體悟,用簡單的方式來說說,唯識學到底幫助我什麼?
我曾經因為在心理協談中心,學習內觀,將自己內心的思維看得很清楚,但清楚並未能給我帶來我平靜,我反而更加混亂。
十幾年後,當我從唯識學,了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對境產生的種種分別意識,使我們形成既定的觀念,型塑一個以為的我,而這個我一直以來,認為是不可能改變的,而關鍵在於第七意識的我執,這我執是累刼積習而成的,非意識所能主宰,必須藉由念佛、拜懺、誦經、朝山等,尤以打佛七,一聲聲佛號來止住妄念,找到清淨的本性。
第八意識是種子識,遇境才會顯發,所以我們要不斷熏習清淨的種子,不讓染污的種子成長茁壯。
我所說的,這只是意識所能理解說明的部分。
真正重要的是,每天的定課和不間斷地修持,找回我們的清淨心,所以看清這一點,就會覺得修行是累刼累世,不容懈怠的事。
而我們的所作所為,都要好好思量,讓自己往清淨的道路走,錯了,就懺悔消業,如此一來,時日一久,清淨的自性愈加顯發,從內而外,一切都不造作,這就是唯識學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。
所以內觀是不夠的,僅止於心意識的分別作用而已,一旦業力現前,心隨境轉,只有打破第七意識的我執,讓清淨自性顯發,而打佛七就是最好的方法。
這就是為什麼做善事是不夠的,有時加大我執,唯有除去這個我,做善事時,才能不染污,得到真正的身心清淨自在。
解行並重,在佛門裡是非常重要的,往往我們只是跟著做,不知所以。
以上是我個人的體悟,尚在修行中,我試著找到一篇滿紀法師的唯識學論文「唯識繫於人間之基本向度」,可以參考看看,相信更能指引一條明確的道路。
親近善知識,好好把握此生難得的學佛因緣,聽經聞法,讓我們在修行道上,知所遵循。
我上《星雲禪話》佛學課心得
佛光山福慧家園這一季下午的佛學班「星雲禪話」,由慧靜法師講授,轉眼三個月結束了。
一開始師父就要求我們買下十本一套,新版的《星雲禪話》,每堂課前,先閱讀。
師父的意思是,這套書值得收藏,今年看,和過幾年看,心境上會不同,個人的體悟隨著學佛的深淺,會有改變,可以加些眉批。
如果沒有改變,就表示自己沒有進步。
我照師父的意思做,後面幾本看完了,有幾則我還記得在《人間福報》看過,如今看了,果然不同。
如<女子出定>那篇,當初以為是罔明菩薩比較厲害,現在才知道無明的可怕。想想自己對佛法的錯解,真可笑。
透過閱讀,確實給我帶來幫助,我的心境更加開闊。
禪,不是什麼玄妙的神通,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功課。
一個真正有修有證的人,是行住坐臥中,都能用功。
看似稀鬆平常,平凡無奇的事,越不容易做啊!
每每有人跟我談到佛教,總是圍繞著神通,我總會善意地暗示學佛的平實,一切都在生活中,如果對方執著神通,我便不再多談。
一開始師父就要求我們買下十本一套,新版的《星雲禪話》,每堂課前,先閱讀。
師父的意思是,這套書值得收藏,今年看,和過幾年看,心境上會不同,個人的體悟隨著學佛的深淺,會有改變,可以加些眉批。
如果沒有改變,就表示自己沒有進步。
我照師父的意思做,後面幾本看完了,有幾則我還記得在《人間福報》看過,如今看了,果然不同。
如<女子出定>那篇,當初以為是罔明菩薩比較厲害,現在才知道無明的可怕。想想自己對佛法的錯解,真可笑。
透過閱讀,確實給我帶來幫助,我的心境更加開闊。
禪,不是什麼玄妙的神通,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功課。
一個真正有修有證的人,是行住坐臥中,都能用功。
看似稀鬆平常,平凡無奇的事,越不容易做啊!
每每有人跟我談到佛教,總是圍繞著神通,我總會善意地暗示學佛的平實,一切都在生活中,如果對方執著神通,我便不再多談。
念佛
年輕時,看到媽媽天天早晚課拜不停,覺得人生中,還有好多事可以做呀!幹嘛把時光都消耗在一聲聲的佛號中?
如今半百了,發覺就算想做事,卻不見得有事可以做,第一是體力不行,第二是能力不足,而身心受到外在的干擾太大,心經常靜不下來,這時候,發覺最好的事,就是念佛。
一向被視為知識份子的我,如今卻勸人多念佛,事實上,世間許多的事,到了這把年紀,不再是想怎樣就怎樣了,而念佛可以讓自己至少內心活得安定。
回想小時候,遇到狀況不知不覺間,就是一聲聲的佛號,感覺佛菩薩就是跟自己很親近,不喜歡去廟裡,陰森森的,覺得寺院明亮,佛菩薩就是那麼慈悲啊!
當參加打佛七,打掉第七意識我執,一聲聲的念佛接續著,絲毫容不下我的妄念,念佛後的清淨,讓我感到身心輕安,所以妄念變多,就開始念佛,現在只是專注念佛和聽經聞法,希望透過佛法的正知正見,帶領自己正念。
尤其我的理想至今未能實現,一聲聲的佛號,也讓我的心不會慌亂,或許因緣還沒到吧!只要自己隨時準備好,相信終有一天,機會就能來到。
如今半百了,發覺就算想做事,卻不見得有事可以做,第一是體力不行,第二是能力不足,而身心受到外在的干擾太大,心經常靜不下來,這時候,發覺最好的事,就是念佛。
一向被視為知識份子的我,如今卻勸人多念佛,事實上,世間許多的事,到了這把年紀,不再是想怎樣就怎樣了,而念佛可以讓自己至少內心活得安定。
回想小時候,遇到狀況不知不覺間,就是一聲聲的佛號,感覺佛菩薩就是跟自己很親近,不喜歡去廟裡,陰森森的,覺得寺院明亮,佛菩薩就是那麼慈悲啊!
當參加打佛七,打掉第七意識我執,一聲聲的念佛接續著,絲毫容不下我的妄念,念佛後的清淨,讓我感到身心輕安,所以妄念變多,就開始念佛,現在只是專注念佛和聽經聞法,希望透過佛法的正知正見,帶領自己正念。
尤其我的理想至今未能實現,一聲聲的佛號,也讓我的心不會慌亂,或許因緣還沒到吧!只要自己隨時準備好,相信終有一天,機會就能來到。
訂閱:
意見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