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往生後,爸爸不是外出種植,就是一個人窩在廚房裡,一直煮,一直煮,吃完了我們準備的粥品,他還是堅持要自己煮。記不得爸爸一天之內,吃了幾餐,他好像都不曉得他剛剛才吃過飯,爸爸越吃越瘦,每晚都能聽到他起床吃餅乾的聲音某些時候,爸爸記起我的名字,不久爸爸又遁入他的世界,和我玩捉迷藏,讓我找不到他,眼前的爸爸看著我,說著我聽不懂的話,他不是我熟悉的爸爸,我認識的爸爸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?有關爸爸許多許多的事,都是我後來才明白的。
「事出有因」,這是我在遭逢九二一地震兩年後,從台北返家,搬回南部痛定思痛,歴經十年後的省思,漸漸體悟出來的道理。
今晨起來 ,憶起爸爸的失智,不是無中生有的,早在二十年前,爸爸便陸陸續續產生怪異的行為,只因我忙於生計又多病,生活過得十分苦惱,眼見爸爸的情形,僅視為爸爸返老還童,無理取鬧的稚氣行為,完全不把點點滴滴,呈現在我眼前的種種,當成徵兆,一眨眼間,二十年了。
近幾年,更多醫生投入研究失智,我不願將爸爸的行為和失智畫上等號,我固執認定那是自然的老化現象,不過當相關報導和個案的病歷,接二連三被媒體披露後,我才逐漸用心去閱讀和思索,直到有篇談到失智者會有攻擊行為,頓時如棒喝般,我猛然醒悟,回想先前在佛光山福慧家園,法師曾經講述過禪坐可平衡自律神經系統,提高自癒力,亦能改變大腦結構,增加免疫力等等,其中亦提到有關腦部病變,可能導致攻擊行為,這使我聯想到十年前閱讀不少有關西方醫學,針對腦部病變所描述的各種異常行為,那些我們看來是精神疾病,其實是來自生理產生的病變。
相較前幾年,我都從 西方科學入手,現在的我有了不同的思維,尤其在我聽聞佛教唯識學和禪學課程之後,探索許多未知的層面,尤其在《人間福報》長期閱讀慧開法師的「生死自在」專欄,有更深的體悟。其中有句話,契入我心,慧開法師說:「我們面對宇宙人生時,不能只看到〝表面的問題〞和〝問題的表面〞,而是要洞察問題背後的問題。我很坦白地說,醫護人員及團隊只看到與關心〝醫療〞層面的問題,而我看到與關心的是〝醫療〞層面背後〝靈性生命〞層次的問題。」
所以當我重新反思爸爸二十年來的行為舉止,我有說不出的悲傷與愧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