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道場,跟外面交往的朋友不同,彼此分享生活,尤其是有家庭的朋友,他們的人生遭遇,總會勾起我個人深埋的記憶。
朋友是相當精進的,從來沒有失去對修行的信念,因為先生退失道心,使得日子充斥暴力與困苦,但朋友走過來了,先生也後悔,現在的她反而感激先生給她的磨難,使得她對佛法的體悟更深。
聊過之後,她觸動我一些往事,不禁想起自己未能懂得中道的真諦,而對佛法錯解,從他人信仰的盲目,否定佛法的珍貴,讓自己跌落萬丈深淵,遍嘗人間痛苦,最後才知佛法的利益,而看清執著的自己對外子的無理要求,真正感到抱歉。
回想幼年,對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的依賴,但沒有對佛法的緣起中道思想,有所體悟,人生以善行為重,而自身的愚痴,讓我對佛菩薩失去信心,我找不到內在的力量,開始尋找其他宗教或知識的真理,但都無法解答我的疑惑,最後我放棄,我想找個依靠,像平常人家養兒育女,便接受外子的追求,我們一心一意在事業上打拼,卻不如願,我的心又開始恐懼,我又開始尋找人生的答案,此時和外子漸行漸遠,我對佛法的認識,還不到正知正見,比較是作為生命的解惑,就是遇到問題,才會想到佛法。
可是生命逼到絕境,已經不是要答案,而是我的生命何去何從?幸虧我接觸到佛教的三法印、四聖諦、十二因緣、空性等各種佛法的基本教義,我的生命不再徬徨,原來以前沒有建立正確的知見,才會人生的思惟混亂無助,佛法就像船舵,掌握我們的方向,終於在黑暗中摸索的我,有了一盞明燈,照亮我的生命。
看著和我相伴二十年的外子,想到我對他的要求,感到抱歉,當初是在挫折中選擇和他共同成家,而我的心一直無法安定,當中我對外子的苛責是令人迷惑的,我不該逃避,讓他受苦,他對人生的需求是社會性的,當他無法理解佛法的利益,而我又是錯誤的見解,難怪他一再對我憤恨難消,想起當年的偏執,我確實是不理智的,而我多年來,已經忘記當時自己的想法,所以現在想起,我曾經不斷責備外子不同心,卻忽略自己的心多變,既然選擇這樣的婚姻,我就該好好經營,而不是硬要求外子接受佛教,得等他有心,願意才行,沒想到我的心改變,外子也改變態度。
其實,我一直犯一個毛病,把學佛當成不同的生活,現在我明白經營好家庭,讓親人感受到幸福,是很重要的,這同樣需要慈悲和智慧。